聽 文化是企業的DNA--馬雲2006年在杭州師範學院的演講

 沒錢的時候,用最少的錢,掙最快,最多的錢。
 做一個102年的企業
 做世界十大網站之一

企業使命感
 GE 讓世界亮起來
 Disney 讓世界快樂起來

阿里巴巴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宮前 給你想要的信息!

金庸
人越簡單越好
胸懷--冤枉撐大的。
你怎麼這樣出招? --高手就是這樣出招的。

我不知道成功是什麼。
但我知道失敗是什麼, 失敗就是你放棄了!

不做網絡遊戲。1不合使命,2對中國發屏不利

有些人講的東西都是對的,但也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我講的東西不一定是對的,但卻是我所堅信不疑的!

發表在 成敗幾何 | 留下評論

讀《趙朴初居士釋佛》2

大乘和小乘
大乘 利他 無住涅槃 與眾生同體(緣起論)
小乘 自己解脫

菩薩
菩提薩埵的簡稱,立志解救眾生,要自覺覺他的人。

六度
度,到彼岸,梵語“波羅蜜多”意譯。
六度,六種到彼岸的方法:
布施(財施、無畏施、法施)、持戒、忍、精進、禪定、般若

四攝
攝:與大眾團結的條件。
四攝:布施、愛語(慈愛的語言和態度)、利行(服務大眾)、同事(使自己的生活和活動方式同與大眾)。

菩薩的學習科目-五明
1.聲明(語文)
2.工明(工藝、技術、數學。。。)
3.醫方明(醫藥學)
4.因明(邏輯學)
5.內明(佛學)
學處廣大,悲心懇切

法空性
一切法是因緣和合的現象,沒有主宰的本體。=》色空 (我 屬於 色 =》 人空 = 我空、無我)
色法沒有不變的實性,“當體即空”,所以說色即是空。

龍樹 諸法實相論
眾木聚生而為林,“林”為假名,無自性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1.基於因果律
2.空 = 非有非無,非生非滅, “空不可得”
3.二諦:世俗諦(世間真理,用世俗的眼光看物質)、第一義諦(絕待真理,從本質上看物質)。兩諦是二而不二,所以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即“中道義”。


大蒜、蔥等氣味濃烈、富於刺激的食物。

袈裟
袈裟色=》僧衣(五衣、七衣、祖衣)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
舍利弗(同)、目犍連(同)、摩訶迦葉(老)、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羅怙羅、阿難陀(少)

四大菩薩
文殊(大智,五台山)、普賢(大行,峨嵋山)、觀世音(大悲,普陀山)、地藏(大願,九華山)

有為法
一切依借因緣而有造作生滅的事物。

無為法
一切不依借因緣,本來不生不滅的事物。如涅槃,虛空

密宗
真言陀羅尼(密咒、真言)宗、密乘 (相對顯宗、顯乘)

中國佛教八大宗
三論宗(法性宗)
瑜伽宗(法相宗)
天台宗
賢首宗(華嚴宗)
禪宗
凈土宗
律宗
密宗(真言宗)

佛法入世 人間佛教
(完)

發表在 我思我在 | 留下評論

人生海海(節選)

作詞∶阿信

有一天我在想 —
我到底算是個什麼東西
還是我會不會根本就 —
不算東西
天天都漫無目的
偏偏又想要證明真理
別人從屁股放屁
我卻每天每天都說要革命

常常我豁出去 拚了命
走過卻沒有痕迹
可是我從不怕挖出我火熱的心
手上有一個硬幣
反面就決定放棄嗝屁
但是啊在我心底卻完完全全不想 –
放棄

發表在 詩詞精選 | 留下評論

Casino Royale, 2006

Casino Royale, 2006

http://www.imdb.com/title/tt0381061/

影院放映的是譯製片。我一直對配音片沒什麼好感, 但這部配音意外地好。
換了一個Bond, 電影的風格也不很不相同。

女主角很漂亮,音樂依舊很酷。
影片的刺激場面太少, 出現則過於火爆,讓我一直很擔心片場中其它配角的安全。電影中的英雄應該小心不要傷及無辜。
情感成了的主題, 對話的鏡頭很多, 作為一部007,看着不爽。

6

發表在 電影評論 | 留下評論

落葉歸根, 2007

落葉歸根, 2007

很有趣的題材, 可惜
一拍得不搞笑(只有開頭的郭德綱搞笑一點, 雖然這樣還要比范偉多落個虎頭蛇尾的評價)
二拍得不夠嚴肅(沒說明什麼問題, 唯有 老趙 躺在地上看天空藍天白雲那段讓我想起了在海南躺着看天空的那些悠閑下午。。。)

5

還是《我的秘密花園》精彩。

改一下,1.多個開頭,讓全有死得讓老趙覺得很不值(如做好事救人身亡),但答應他送遺體回家鄉。
2.過程:開始,信心,困難,死心,放棄,轉折(過程人物和事件逐漸改變了老趙對全有的想法,並改變了自己的處世態度),高潮,努力,成功(輕鬆,搞笑的過程)
3.尾音 :新人生目標(承擔全有的工作)

發表在 電影評論 | 留下評論

滾滾紅塵, 1990

滾滾紅塵, 1990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9719/

好一個三毛,好一個滾滾紅塵。。。

電影就一直執着地跟着一段兒女私情跑, 卻有意無意地記錄了中國一百年的風風雨雨

電影似在走馬觀江,能記下多少浪花算多少。
痴情女人,漢奸,愛國志士,傳統少女,痴情商人,愛國婦女。。。好在個個有血有肉。
愛情,友情,愛國之情 個個真實感人。

再加上這麼可愛的張曼玉和那首耳熟能詳的《滾滾紅塵》,一部佳片就在這裡!

8

發表在 電影評論 | 一條評論

我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佛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解佛法

佛學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從經文上可以看出,佛學的基本問題是除去苦厄。

怎樣除去苦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成無上正覺。

怎樣成無上正覺?
要能照見五蘊皆空。關鍵點是“空”,和“照”。
五蘊包括 萬物和“我”。 要明了萬物和“我”都是“空”的,就了成佛,就能除去一切苦厄。

什麼是“空”?

我本來以為“空”就是沒有;“色即是空”就是說世間之萬物都是幻覺假象。
佛說“色即是空”是讓眾生“放下”,不要執於“物質”。
最近讀心經,發現這“空”不是這樣簡單,這空是所謂的“第一義空”。

什麼是第一義空
五蘊皆空, 但五蘊都有假名。 杯子是空,但它又叫“杯子”,它即空“無”,又借“杯子”之名“有”。
即空即假, 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就是第一義空。

還是不明白?
“色即是空”,是說物質是“空”的,讓人不要執於“物質”。
“空不異色”,是說空和物質一樣, 讓人也不要執於“空”,為什麼說“空”和“色”一樣呢? 因為 “空”也是一個假名。 世間本沒有“空”這個事物, 只是給這個名字只是為了文字記錄方便。
“空即是色”,如果這是佛對空的定義之一,那你會發現佛說得很狡辯。 空是什麼呢? 空就是色。 在空就是色的前提下, 說色即是空,怎麼會錯呢??  A=B, 所以B=A, 因為A和B相同,所以B和A不異。。。
但如果這是真的,這幾句倒來倒地,說幾遍,不能論證什麼,有什麼意義呢?
類似的問題,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那他為什麼要寫“道”?而那他這句算不算“常道”呢?
佛的“空”是不是因為是“常道”而變得“不可道”了呢?

經文中的“無”
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一大堆“無”。這些無的對象是什麼呢? 其它這些東西都是佛自己先搬出來的名詞(假名),前一有一大堆是用來描述世間的,後面一大堆是用來參悟脫離苦的方法的。
前半部分的“無”用來否認自己和世人對世界世俗的認識, 所半部分“無”用來否認佛教前期宣揚的成佛修行方法。可以說是“照”之後對自己以前思想的自我批判。


最絕的除了“空”,就是“照”了。照是不用“想”而明了的事理。
我想有兩層意思,
1是你對這個事理非常了解。隨時隨地都在你的意識之中。 就如人的條件反射,受光瞳孔自然縮小。
2是你對這個事理深信不已,沒有任何懷疑的想法。 或者你根本沒想過它會是錯誤的。
這個很難做到。 如果是嬰兒,可以從小說教,讓他把一個想法記在頭腦最深處, 二是讓它不產生一切懷疑的機會。正如上帝在大多說母親身上做到的“要愛護養育自己的兒女”的想法一樣。 大多母親沒有多餘的算計就含辛茹苦地把兒女養大。
可要讓我現在相信“五蘊皆空”,可能還要找更多的資料想明白什麼是“空”先。

今天讀完了《趙朴初居士釋佛》,對“空”明白多了:
法空性
一切法是因緣和合的現象,沒有主宰的本體。=》色空 (我 屬於 色 =》 人空 = 我空、無我)
色法沒有不變的實性,“當體即空”,所以說色即是空。

龍樹 諸法實相論
眾木聚生而為林,“林”為假名,無自性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1.基於因果律
2.空 = 非有非無,非生非滅, “空不可得”
3.二諦:世俗諦(世間真理,用世俗的眼光看物質)、第一義諦(絕待真理,從本質上看物質)。兩諦是二而不二,所以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即“中道義”。(為人間佛教和出世佛教做理論基礎?)

本文最後更新20070204

發表在 我思我在 | 5 條評論

讀《趙朴初居士釋佛》1


法(達摩) = 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事物的性質,相狀,軌則)、一切事物 ~佛法(萬物軌則)。


佛陀(Buddha),覺者、智者(1.正覺;2.等覺;3.圓覺(無上覺))

如來
乘真如之道而來、如實而來 = 佛陀

南無
那摩(Namo),敬禮。

菩提

轉法輪
轉,一種武器。以“法”為“輪”,破不正確之見解,碎不善之法。

佛之三寶
佛寶佛陀,法寶佛法,僧寶僧伽

皈依
=歸依(音,意)

四眾弟子
出家弟子 男-比丘;女-比丘尼
在家弟子 男-鄔波素迦; 女-鄔波斯迦


偈陀,詩、頌

沙門
婆羅門教之外的出家修道者。

婆羅門教
梵從口生出婆羅門,從肩生剎帝利,從腹生吠舍,從足生首陀羅。(四姓貴賤)
“梵”是宇宙的本體。
又認為“人”是宇宙的本體,外界萬物因“我”而存在,“我”“梵”不二。
人應當努力修行,達到梵我一致的境地,以免去輪迴之苦,得大自在。

否認因果關係的懷疑論者
從根本是否認因果關係。拒絕一切情理。因果只是偶然,並無必然證據。只是一個假設。

釋迦牟尼
公元前6世紀中葉,與孔子同時
看到世間的種種苦難,開始思考“如何解脫世界的苦痛”。

三世因果
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來世受果
駁三世因果
人不知道他的前世是誰,也不知道他的後世會是誰,即使今世造因傳果,也不知道受果者何人,此人分明與已無關。即便今世修善,得益者為生人,不為“積德”,只可說是“行善”。

六道輪迴
根據自己的善惡行為在天(生於天界),人,阿修羅(近天人的好鬥之神),地獄,鬼,畜生六道中輪迴。

緣起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世界
世界是由時間上無數的異時連續的因果關係,與空間上無數的互相依存關係組織的無限的網絡。

緣起論
十一意義=>四個論點:
1.無造物主
諸法因緣生(第一因????)
2.無我
有情:薩埵,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
有情組成:
從身體上:地,水,火,風,空,識(精神活動)
從精神上:色(物質),受(感受),想(印象),行(思維),識(判斷推理)
有情是聚合物,無支配體,無我。
3.無常
生,住,異(有作用,同時在變異),滅
剎那
4.因果相續

法印
佛教的主要教義

三法印(四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漏皆苦)

有漏皆苦
由煩惱造業(行為行業,言語口業,思想意業的活動)=》因業輪迴六道之中=》痛苦不斷。

三毒
貪,嗔(恨),痴(不知無常無我之理)+慢(傲慢),疑(猶疑),惡見解不正確的見解 為六根本煩惱。

十二緣起
“無明”,“行”是過去無始以來的惑和業,招致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的苦果;“愛”,“取”,“有”是現在的惑和業,招致未來的“生”,“老死”的苦果。
參“駁三世因果”

涅槃寂靜
《=》有漏皆苦
十二緣起的止滅
涅槃=圓寂(智慧福德圓滿成就的,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
生前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滅諦
涅槃的原理

道諦
涅槃的方法:戒,定,慧

發表在 我思我在 | 留下評論

大學問

最近明白了幾個大問題。
中國之所以被稱為China是因為中國有一個“秦”朝,“秦”的拼音很像“Chin”
中國稱“華夏”是因為“夏”朝。“華”是繁榮。
中國人稱自己為“漢人”是因為“漢”朝。
“伍佰”(吳俊霖)叫“伍佰”是因為一次考試5科都考了滿分。

發表在 其它 | 一條評論

The Island, 2005

The Island, 2005

http://www.imdb.com/title/tt0399201/

來自DreamWorks的科幻作品。 我想看島, 但原來the island並不存在, 就如主角的“我”一樣, 是一個人為的作品!
電影情節曲折,場面驚險刺激。

7

發表在 電影評論 |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