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歸檔:船長

又見梅豆

梅豆在家鄉不叫梅豆,但卻是經常吃的菜。大概不算什麼好菜,上不了大桌,外出後似乎再也沒有看見過,久而久之我似乎竟然把它忘記了。似乎也是同時開始我的人生偶爾感覺到莫名的空虛和寂寞。
今天我在胖東來看到了梅豆。先是擦身而過,然後我馬上意識到錯失了什麼,回身時它們已經我前面鋪着了。看着它們,突然前世種種,故事件件,歷歷在目,宛如昨天。
不由分說,我忙去扯了一個袋子,一把一把地把它們抓起塞進袋子,就如它們把故鄉和童年塞進我的腦子裡一樣,袋子很快充實了起來。

發表在 某時雨集 | 留下評論

日劇

今天又看了日劇,看完掃地時發現滿地閃閃發光,似乎鋪滿了珍珠,撿起一顆來對看光線細看,才發是跳到地上的我的淚珠.

發表在 某時雨集 | 留下評論

登華山

嶺高步步艱
萬步升半天
半天松獨立
獨迎遲至仙

繼續閱讀

發表在 人在旅途, 某時雨集, 浮光掠影 | 留下評論

無題

屋裡開着一盞橘黃色的小燈。她把嬌小的身子散在一張睡椅上。耳邊貼着手機等待對方接通。雖然上齒只是輕微地抵着下唇,但還是讓人擔心那顆飽滿晶瑩的櫻桃小嘴會被壓破。她一邊等待,一邊抓着自己的小辮子去刷桌面上那隻絨布熊的掌心,偶爾發出少女特有的調皮笑聲。

他在馬路對面。對着一家帶着柔和的橘黃燈光的酒吧。端莊的打扮,深沉的步履,無不透露中年男子的成熟--唯一格格不入的只有那一張茫然無助的臉。他只是在路邊來回徘徊。右手放在褲兜里,連同一隻叫個不停的手機……

發表在 某時雨集 | 留下評論

Ruby on Rails的session和session存儲方案

session:頁面間的信息保存手段。

使用:
賦值
session[:person] = @user
讀取
Hello #{session[:person]}
清除
session[:person] = nil
全部清除
reset_session

Ruby on Rails提供的session存儲方案:
PStore (文件存儲,默認方式)
ActiveRecordStore(數據庫)
DRbStore
FileStore
MemoryStore

各存儲方案在性能上的比較:
Ruby on Rails Session Container Performance

如何使用ActiveRecordStore(數據庫)做為session存儲方案
使用數據庫作為session儲存方案可以讓網站更方便地擴展成多服務器網站。使用方法:
1. 運行 rake db:sessions:create
2. 將config/environment.rb, uncomment 中下行的注釋#去除:
       config.action_controller.session_store = :active_record_store
3. 運行rake db:migrate
4. 重啟服務器。

linux上用來清除長時不用的session的cron命令:
$RAILS_APP_DIR/script/runner ‘ActiveRecord::Base.connection.delete("DELETE FROM sessions WHERE updated_at < now() – INTERVAL 1 HOUR")

發表在 Ruby on Rails | 標籤為 | 3 條評論

男朋友

大作<男朋友>即將推出,敬請期待。
先佔個位。。。呵呵

發表在 某時雨集 | 一條評論

webMASTER

秒刷千行碼
日誌萬頁文
網頁出千里
帷幄坐一人

發表在 某時雨集 | 留下評論

前赤壁賦 蘇軾

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涉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答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北非曹際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曹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發表在 詩詞精選 | 標籤為 , | 留下評論

The Mid-autumn Festival Song 譯自蘇軾《水調歌頭》

With a cup of wine, I ask the sky:
How often will the moon be so bright?
What date is today, on the fairyland, from where comes the moon l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Yet I fear it will be too cold to be so high.
Then, I’d just dance with my moon-lit shadow,
This dancing make me forget the daily life style.

Turning around the mansion, through the window,
you shines on a sleepless heart.
Why you’re so wholly full, even when nice people are long way apart?
We have sorrow or joy, be together or separated afar,
while you get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Maybe, that is just how things are going on.
But, may we live long!
At least, for the reason that, no matter how far apart we are,
we still can share the same moon, that is so beautiful, just upon.

不能讀懂原文中國詩詞的外國人應該是一個很大的不幸,我更替他們悲傷的是甚至他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好詩好詞。
剛才看到有人翻譯的蘇軾《水調歌頭》(參看:http://edu.qq.com/a/20060918/000194.htm),自以為不然。於是乎平生第一次翻譯了詩詞。我感覺翻譯詩詞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不要說翻譯成外文,就是翻譯成白話文也是不可能的。甚至就連同是讀原文,每個人也會有不可能的理解。於是我的翻譯只能是用我有限的語言水平說出我看到的蘇軾《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發表在 某時雨集, 詩詞精選 | 留下評論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詞。它不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亦雖不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深情,卻無疑是詩詞中思想最積極向上的一首。
它外表看起來平平淡淡,但我每讀一次,內心深處卻總能洶湧澎湃。
每讀到它我就想起蘇東坡樂觀的堅韌。這堅韌有如頑石,固若金剛。如果這頑石被拋至深山,其上也一定會掙扎着長出青苔,即使只是青苔,亦或也會迎風微笑,而山間微笑着的青苔,蘇老或可以之為伴,與之對奕深山!
“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我人生之稱的准心。它提醒我在得意時不要忘形,在失意時不要傷悲。但瑣碎的生活卻經常讓我忘記了蘇軾的定風波,於是在重讀它時總會發覺自己的行徑同這個原子鐘的差離,於是每每讀它是我都在自責和又一次的對蘇軾之提醒的深切感激之中澎湃。也因為這個原因,為了更多的機會看到這詞,我把它轉到blog里。

發表在 詩詞精選 | 留下評論